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7736|回复: 0

温家宝进阶之路 孙大光是最大的伯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2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耀邦为何选温家宝弃吴邦国

温家宝进阶之路 孙大光是最大的伯乐


1984年胡耀邦委托中组部考察干部,希望物色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合适人选。中组部向胡耀邦提出温家宝和吴邦国两个候选人名单。在征求所在单位意见时,上海市领导表示希望吴邦国留在上海发挥更重要作用。而在问到地质部意见时,部领导和党委表示服从中央安排,并为本部能为中央输送高级人才而自豪。从此,温家宝告别了地质系统,进入了中国政坛的内核中枢。本文摘自2016年4月15日“精读党报微信公号”,作者杜宝俊,原题为《温家宝进阶之路》。

最近,温家宝出了一本书,《温家宝地质笔记》。杜宝俊还拿到了签名本。这几天粗略翻了一遍,专业内容看不太懂,但有些内容还是挺有意思的。

上世纪70年代末,温家宝从西北一个偏远省份的找矿技术员,仅用7年时间,就成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其进阶之路固然有大时代因素,但身在其中的温家宝,所思所想,更值得关注。所幸,这些内容,在这本《地质笔记》里都有。

后三十年不折不挠

1978年底,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粉碎了四人帮,朝局为之一新。原来的干部队伍,造反起家的文革新贵们,被赶下台。重新掌权的改革派,需要大量的干部充实各级政权。当时提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干部方针,在甘肃荒野放逐10年的研究生温家宝,完全符合“四化”要求,于1978年12月,被提拔为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

初次踏上领导岗位,温在1979年1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

我不做那种不学无术的领导者,也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要做一个有学识、有头脑、有远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从担任领导工作的一天开始,我便下决心继续努力钻研科学技术,绝不能放松。

根据日记记载,当领导后,温家宝处理的第一件相对棘手的事情,是给团队里的人涨工资,即“提级”。因为名额有限,显然,这很考验领导水平。

温放弃了给自己提级,而且是第二次放弃。

第一次是在1977年底,温还是技术员时,队上14个单位,有13个半单位的人,同意给温家宝“提级”。为此,温写了大字报,“坚决让给那些工作多年、工资偏低的同志”。这次,温已经是副队长,但温认为,自己主持队上工作,不能先为自己打算,再次放弃。

温在日记中说,“人的价值不是用工资的多少作为尺度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也绝不是以挣钱多少可以衡量的。”

温最终选择给4个技术人员、3个工人和1名行政干部提级。结果是“多数群众满意,少数持不同意见,甚至很强烈。”温在日记中写道:“一个坚持真理的人,有时是遭人嫉恨和受人污蔑最多的人。”

1979年6月21日温家宝当领导已经半年。力学队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新一届队党委。温家宝以最高票当选为党委委员。温在日记中注明,只差一票为全票。(这一票应该是温家宝自己的吧?)

37岁的温,受到了甘肃省地质局领导的关注。局长马万里和副局长沙仑,两次到酒泉考察温家宝。

可能自己也有预感要被提拔,在1979年7月24日,这个夏日的夜晚,温家宝坐在家中,静静地回忆三十七年的道路,思考着未来。温家宝在日记中写道:

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这并不好,容易满足,而且经不起波折。我准备后三十年不折不挠,逆水行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目标,还得从点滴做起。对生活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无论多大压力,不要中断学习和工作。

温开始拼命读书学习。7月25日是个阴雨天,温家宝在日记中写道:

每日贪婪地读着书报,许多好文章,如张志新烈士的事迹,苏阿芒刻苦自学的故事,冯雪峰儿子的回忆文章,丁玲“桑干河”的再版前言……教我反省,催我自新,给我力量。

1979年9月甘肃省地质局党组决定,并报甘肃省委批准,调温家宝为省地质局地矿处副处长,主持全处工作。工作地点也从酒泉到了兰州,温12年的野外地质生活结束了。

温说,“那时,三十多岁能当处长是件令人羡慕的事。”(其实现在也是)但在温看来,“如果一个人没有远大理想和真才实学,没有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除了日益增长的虚荣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这段时间,温对自己并不满意。

三个月来外出开会几乎占了一多半的时间,其余主要是处理日常处务工作,根本没有什么起色,每日或参加一些会议,或批阅些文档,或坐在那里东翻翻、西看看,日子就这样从身边过去了。到了晚间,人们匆匆回家过那小康生活,而我常独自一人默然呆坐。学习无一定计划,工作和生活也缺少目标,空费精力,磨人生命。

隔了一天,温家宝又在日记中写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仿佛变得更加沉默了,说话做事异常谨慎,就是这样仍难免缠绕是非。我想,慎重是对的,但谨小慎微就不好了。一个人胸中的目标要远大,为了这个目标,百折不挠;为了这个目标,激流勇进;为了这个目标,谦虚谨慎,我胸中的目标是什么?我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呢?

直到履新半年后,温才进入角色,每天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以刻苦努力、勤于思索很快赢得了工作上的主动和同事们的信任”。

进入北京

1980年10月底,63岁的地质部部长孙大光到甘肃省地质局调查研究。当时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发现、培养接班人。孙到地方局,除了研究事,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挖掘人。虽然当时温家宝在天津开会,未能与孙见面,但孙通过在局、队的调查,记住了温家宝这个名字。温说,“广大干部群众对我的积极评价,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已无从得知孙大光对甘肃省局是否提了要求。在1981年3月,甘肃省地质局即提拔温家宝为副局长,这一任命需要地质部党组批准。温,从此进入了北京的视野。

地质部部长孙大光选拔干部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要利用多种形式考察的机会,亲自接近和熟悉他们,既从大处又从细微处去了解他们”,“不能光靠听汇报、看材料”。

从1980年开始,孙大光从各省局擢升的中青年干部中筛选若干优秀分子作为考察对象,亲自带队赴基层做三四十天的流动调研,近距离以至零距离地观察、鉴别干部。

1981年9月温家宝参加了第二批这样的调研,这也是温第一次见到孙大光。此次调研,温家宝通过了孙大光的零距离考察,部党组决定调他到地质部工作。

1982年11月经中央批准,40岁的温家宝调任地质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

温在12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置生死于度外,视富贵于粪土。

自不惑之年起,要有个新的开始,不贪一得之功,不存一孔之见,卧薪尝胆,刻苦学习,求有真知灼见。自勉。

温离开了工作15年的甘肃,进入北京。和他几乎同时从甘肃进京的,还有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胡锦涛。他将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胡锦涛和温家宝同龄,也在甘肃待了15年。虽然二人的伯乐不同,但20年后,他们一起开启了中国的“胡温十年”。

连续提拔

初进地质部的温家宝,对工作环境和人头都不熟悉,更不谙待人接物之道,甚至连学都学不会。“就像看见生人就怕,躲在角落里不说不笑的孩子”。温暗下决心:一切从零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走下去。

1983年1月4日温在日记中透露,在部里一个重要会议上,温“大胆谈出了对体改的见解。挑明了矛盾,没有回避问题,不苟同于某家之言,独立地和盘端出自己的全部看法。”

体制内的朋友可能清楚,这种行为是比较冒险的,尤其是对一位新人来说。但温认为:一个好的干部,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问题,无论什么场合,都要敢讲真话。“那种一味迎合领导的‘奴相’是可鄙的。我尊重领导,但从不迎合。”

温到部里工作1个月,部党组即提出增补温为部党组成员。温说,“孙大光部长和部里许多老同志对我抱有很大期望”,温“感到很不安,心情始终难以平静。”

1983年3月下旬,温被正式增补为部党组成员,这意味着,温跻身副部级干部之列,成为中管干部,进入了中组部的数据库。

5月24日,地质部党组召开在京处级以上干部会,进行副部长人选民意测验。同时,对温在甘肃地质局的表现进行调查。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温受到绝大多数人的信任。党组将人选提交处以上干部讨论,温又得到干部群众的肯定。

10月10日,经中央批准,国务院任命温为地质部副部长。这一年,温41岁。

11月1日,温在地质部党组会上说:在这样短的时间,由于党的信任和工作的需要,我被连续提拔,担任如此重要的责任。而今天的我同昨天的我并无多大变化。我深感自己的知识水平、经验积累和工作能力,同党和人民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必须保持清醒,更加自觉、奋发努力,大胆地独立负责做好党交给我的工作;同时,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1981年6月29日胡耀邦当选中共中央主席后也讲了一席话。胡耀邦说,我个人职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能力水平就一下子提高多少,我自己知道,今天的胡耀邦还是昨天的胡耀邦。在场的老同志听了他这段话,高兴地说,就凭这个话,看来这个人我们选对了!

对温家宝这样的姿态,孙大光也对朱训(时任地质部副部长,1985年接任部长)说,“看来,我们没有看错人。”

从技术系统到政治中枢

1984年夏天,邓小平在北戴河提出,自己将在十三大彻底退休,胡耀邦将接替自己出任中央军委主席和中顾委书记。胡耀邦属意当时的中办主任接总书记。当时距离十三大还有3年,需要让他换岗,分管组织人事积累资历,以便接班。

因此,胡耀邦委托中组部考察干部,希望物色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合适人选。据说,挑选标准有四个:副部级以上、年轻、学历较高和有才能。

经过几轮筛选,三个干部入围,其中之一是温家宝,另一个是吴邦国,当时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还有一位吉林省的高级干部。

1985年9月中央让他们三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文档起草、组织协调等,职务是大会副秘书长。这实际上是对他们的考察。

此轮考察后,中组部向胡耀邦提出温家宝和吴邦国两个候选人名单。在征求所在单位意见时,上海市领导表示希望吴邦国留在上海发挥更重要作用。而在问到地质部意见时,部领导和党委表示服从中央安排,并为本部能为中央输送高级人才而自豪。

从此,温告别了地质系统,进入了中国政坛的内核中枢。1985年10月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86年4月转正。1987年十三大上成为中共中央委员会成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并在几年后的严峻政治考验中过关。

十四大上,温成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大上,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大上,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在十七大上连任。在2003年至2013年,担任国务院总理。

伯乐与导师

温家宝在《地质笔记》一书中写道:

人们常说,“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千里马”,但我要感谢那些认识我、了解我、信任我并给我锻炼机会的“伯乐”。没有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没有像孙大光等一批令人尊敬的老同志,我仍可能还在大山里。对我来说,为“官”本是偶然之事,特别是进京“做官”,是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的。我常想:生活对我是公平的。岂止是公平,甚至有些偏爱。机遇也是难得的,许多人比我有才华,但却没有我这样的施展条件。

观温的仕途,从甘肃进京、从地质系统进入中办,是其仕途至关重要的两个转折点。前者,从甘肃边缘之地进入政治中心北京;后者,从地质这样一个专业系统进入政治中枢地带。

这个过程中,孙大光是其最大的“伯乐”。

温家宝曾说:我认为自己还算个人才,不过像我这样的,全国有成千上万。假如不是马万里局长把我调进局里,假如不是大光部长把我调进部里并向上推荐,我不可能到中央,很可能如今还在山沟沟里。

这不禁让杜宝俊想起《琅琊榜》中,梅长苏告诉靖王,这些人(沈追等人)并不缺智谋和才干,缺的只是机会。为他们创造、提供平台,他们会感激殿下的知遇之恩。

2010年1月13日在孙大光去世5周年之际,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撰文怀念孙,文章登在了人民日报第二版。

温家宝在文章中写道:我与大光同志于1981年8月第一次接触,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得到兼有领导、严师、益友的感受。大光同志对我和同期一批中青年干部的关怀、教诲和培养,情真意切,言犹在耳。特别是他对年轻人寄以厚望,委以重任,指明了方向就大胆放手,让他们去施展、开拓,这是很少有、也很难得的。大光同志的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堪称高超,但少有“领导高明论”;他驾驭全局往往挥洒自如,但并不恋栈、揽权;他悉心培养年轻干部,诲人不倦,却不指手画脚。

三个月后的4月1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再次刊登温家宝怀念文章。温这次追忆的是他的导师:胡耀邦。

温在文章中说:1985年10月我调到中央办公厅工作后,曾在耀邦同志身边工作近两年。我亲身感受着耀邦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和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亲眼目睹他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夜以继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忘我情景。当年他的谆谆教诲我铭记在心,他的言传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他的行事风格对我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1986年温家宝按既定节奏接任中办主任。但政治风云突变,1987年1月胡耀邦辞职。十三大上,邓小平未能实现全退,继续担任军委主席。那位中办主任,也未能接任总书记,南下福建当了省长。

1989年4月8日上午,在政治局会议上,胡耀邦发病,抢救时,温一直守护在侧。4月15日,胡耀邦猝然去世,温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1990年12月5日温家宝送胡耀邦的骨灰盒到江西共青城安葬。之后,温家宝每年春节都到胡家看望。温说,“望着客厅悬挂的耀邦同志画像,他远望的目光,坚毅的神情总是给我力量,给我激励,使我更加勤奋工作,为人民服务。”

写完此文,杜宝俊才发现,今天正好是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已经27周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4-28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